一般來說,翻譯專業術語有個通則,即第一次碰到時採用中英並陳的方式呈現,例如: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s)。往後再碰到就一律直接以中文表達,不再列出原文。
但有些術語用中文表達時會覺得很生硬(個人主觀上認定),例如:session、callback、code-behind....等。對這些術語,我在翻譯時則傾向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也就是第一次碰到時採中英或英中並陳,例如:「callback(回呼)」,往後再碰到時則一律只寫英文。因此,剛才舉的幾個例子,實際上第一次碰到時可能會這麼寫:
session(工作階段)
callback(回呼)
code-behind(程式碼後置)
記得之前曾與幾位朋友討論過類似的問題,彼此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既然是中文版,當然要負起翻譯的責任,盡量讓讀者看中文,否則難免有不用功、偷懶的嫌疑(喂!我花錢買中文版就是要看中文哪...)。
而我個人是比較在意大家平時是怎麼溝通的,閱讀時是否順暢,以及會不會造成誤解。至於是否要 100% 譯成中文,個人倒覺得其次,尤其是 IT 類的書籍。也就是說,哪一種方式讀起來順,就用哪一種--當然啦,這仍脫離不了個人的主觀想法及先入為主的習慣
IT 類的書籍中,很多術語在實際溝通時仍然是以英文為主,例如:瀏覽器的 "cookie",在溝通時很少聽人說:「小餅乾」(除了帶點開玩笑的、非正式場合的討論)。雖然翻譯書籍的本意就是要讓讀者更快吸收原文書的內容,可是有些術語用中文講就硬是覺得怪怪的,甚至可能造成誤解,或令讀者在閱讀時再翻譯回原文(有時還得用猜的),這樣反而失去了翻譯的本意。
要採用哪一種表達方式,恐怕還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作者/譯者心中自有定見吧。因此,在翻譯時只好依照自己平日接觸的、以及個人習慣的方式來做主觀上的考量了(當然也還得看編輯大人是否同意)。
後記(2008-5-16):
朱子兄也對此議題發表了更深入的看法,文章的網址是 http://thoughspace.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10.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