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class 並不超級

2/29/2008
大部分的字典都可以查到,super 是「超級」的意思,但是如果 super 是跟其他單字連用的前綴詞(prefix)時,其意義就不見得是「超級」了,superclass 就是一個例子。

在 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 中可以查到,當 super 當作前綴詞用時,其意義為:

Super- is used to form adjectives which indicate that something is at a higher level than something else.

這個解釋正好可用在 superclass,因為 superclass 就是在類別階層中屬於較高層次的類別。

有人將它翻譯為「基礎類別」(base class),有人翻譯為「父類別」(parent class),個人覺得都好,雖然它們跟別的術語衝突,但基本上意義是相通的。

另外還有「超類別」,雖然不建議使用,倒也還可以接受。可是,如果把 superclass 翻譯成「超級類別」,雖然只比「超類別」多了一個字,但這意義感覺上就差遠了,好像它是個無所不包的超強類別似的,跟原義卻是恰好相反。毫厘千里,還是得計較一番。

不用「優使性」的理由

2/26/2008
近日的空檔時間幾乎都在處理跟翻譯有關的事,下午出門活動一下,順便到書店晃晃,無意間撇見一本書:《優使性2.0網站經驗設計與使用者研究》,好奇之下翻開看了幾頁,以了解作者為什麼要以「優使性」這個詞彙來取代 usability 原有的譯名。這篇主要是說一下自己不用「優使性」的理由。

本書作者 Max 在自己的網站上也有解釋為什麼要採用「優使性」,主要的原因包括:

  • Usability 的意涵不只是可用、易用,更包含了將整體設計優質化的概念。
  • Usable 可譯為〝可用的〞但Usability卻不適合譯為可用性,因為Usability已成為一個專門且獨立的概念,並不能泛指所有事物的〝可用〞程度,譯為優使性可使其成為獨立的專有名詞,如此將有利於華文之相關研究,且不影響其〝可用〞之意涵。
  • 優使性的中文發音與英文原文發音相近。

我也不贊成將 usability 翻譯成「可用性」,因為這樣容易和 availability 混淆,但我們還有「易用性」可以選擇,倒不一定非得創造新詞不可。 其次,在名稱中加了一個「優」而塑造成新詞彙「優使性」,或許可以點到「優質設計」的涵義,但是「易用」的部份是否就因此而削弱甚至犧牲掉了?

換個角度想,usability 這個詞彙是否在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有這麼豐富的定義?還是隨著時代與環境的變遷,而逐漸有了更豐富的衍申意義?

我們可以看一下 ISO 9126 (1991)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duct Quality 對 usability 的定義:

A set of attributes that bear on the effort needed for use, and on the individual assessment of such use, by a stated or implied set of users.

到了 1998 年的 ISO 9241-11 Guidance on Usability 中的定義是:

The extent to which a product can be used by specified users to achieve specified goals with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in a specified context of use.

我們可以發現,單單一個 usability 術語,不同的時空背景、環境中會有些微不同的定義,但是其最初的核心意義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使用者用起來的感覺是否方便、好用(如果效能差當然就覺得不好用、不滿意)。那麼,我們是否有必要因為後來的衍生或附加意義,再創造一個新詞來取代既有的詞彙呢?新的詞彙在表達原文涵義方面的廣度及深度,是否真的優於既有的詞彙,且足以讓我們拋棄習慣用語?此外,如果外國人(英美籍人士)可以在不創造新詞的情況下,繼續對 usability 賦予更豐富的意涵(滿意、優質、有效率、高效能...),又不至於混淆,那麼為什麼翻譯成中文時就一定要創造個新詞出來呢?繼續使用既有的詞彙並賦予更豐富的解釋,似乎是更省力的選擇。

再看 Wiki 英文版對 usability 的定義:

Usability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functionalities of the product (cf. ISO definition, below), in addition to being solely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user interface (cf. framework of system acceptability, also below, which separates usefulness into utility and usability). For example, in the context of mainstream consumer products, an automobile lacking a reverse gear could be considered unusable according to the former view, and lacking in utility according to the latter view.

從這段定義可以發現,其主要意義是圍繞在「可用(有用)」與「功效」上面;沒有倒退排擋的汽車,從 usability 的觀點來看,是既不可(好)用,又欠缺該有的功能。

其實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更多有關 usability 的相關定義,其中甚至包含了 learnability、memorability、accessiability...等等。如果能找到一個詞彙能夠涵蓋所有的涵義,自然是很好的,可是就目前看來,即使是「優使性」也無法達到這個目的,或者有明顯優於其他譯法之處--除了它的發音跟英文比較相近之外。

個人以為,「易用性」還是比較適當,不只因為它易懂、一般人皆已熟悉,它也能夠呈現 usability 的主要涵義。只要在此基礎之上賦予它更詳細的定義跟解釋(就像 ISO 或 Wiki 那樣)應該就夠了。人們似乎並不會因為那個名詞容易懂,或比較偏向某個核心意義,就單純認定只有那個涵意。我想,這應該是定義是否清楚完整的問題,而不是名稱上面要不要展現所有涵義的問題(除非原有的詞彙真的離原意太遠,甚至造成混淆或誤導),否則我們恐怕有好多術語都得再創新詞了,例如:scalability、abstraction、framework....等等。

總之,個人看法是「優使性」這個詞彙的 usability 並沒有優於「易用性」,故不建議使用。至於它將來是否會取代既有詞彙而成為標準的譯法,就靜觀其變吧。若將來有官方的標準翻譯(何時才會有呢?),無論個人看法如何,還是應該遵循官方標準。

以上意見無關那本書的內容好壞,事實上,我覺得討論 usability 方面的中文書籍太少,而這本書適時填補了這個空隙,對軟體開發人員是有幫助的。

附註:

我後來發現,中文維基百科原本的「易用性」詞條,被某位網友改成了「優使性」,而且其中的內容都改得跟英文維基百科的 usability 完全不同了。變更後的內容,包括定義、採用該譯名的理由等,大部分都和《優使性2.0網站經驗設計與使用者研究》書中的內容相同。於是我又多事的動手修改了那個詞條(職業病+固執?),將名稱還原成本來的「易用性」,並依照英文版的內容做了部分翻譯,希望能還它本來的面貌。不過,現在到 Google 查「易用性」,還是會出現「優使性」的維基百科詞條,還要再等一段時間讓 Google 更新統計資料吧。

《等效翻譯探索 (增訂版)》心得筆記

2/17/2008

簡介

等效翻譯探索(增訂版)》是由翻譯家金堤先生所著,這本書原為簡體版,後來才在台灣發行繁體中文版。閱讀時很順暢,沒有明顯感覺簡體書的影子,想必繁體中文版已經針對兩岸用語差異的部份做過一番調整了。

等效翻譯理論強調譯文不僅要能準確傳達原文語意,同時要盡量維持文句的通順。其基本原則是「同一信息,用兩套不同的語言,接受者不同,卻要產生基本相同的效果。」作者指出,古人早就提過等效翻譯的概念,如玄奘說的「既需求真,又需喻俗」,而作者所提出的等效論,看起來似乎是基於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最初發表時的名稱是「動態對等」),加以調整並融合自己的經驗與理念所發展而成。無論起源為何,重點在於這套理論「對兩千年來西方翻譯家們相持不下的直譯與自由譯之爭,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其中的自由譯,即所謂的「意譯」。

義大利有句諺語說:「翻譯就像女人,漂亮的,可能不忠實;忠實的,又可能不漂亮!」換句話說,就是直譯與意譯兩相衝突,好比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因此譯者只好在「寧信而不順」與「寧順而不信」之間擇一為之。但是等效理論認為這是不正確的觀念:「順」與「信」二者並非互斥,實為一體之兩面,應該同時並存。而且,一旦走上意譯的路子,等於為譯者開了方便門,在碰到難處時,譯者可能更容易採取閃躲、任意刪改原意的「變通」辦法,而不是盡力突破眼前的困境。

以下分別整理等效翻譯理論的重點概念、書摘、以及一些感想。

三個核心概念

  • 接受者概念:譯文必須被讀者接受,翻譯過程才算有效。要讓讀者接受,首先必須了解原文的對象是什麼樣的人,從原文的語言、文化當中掌握正確的語感,並充分理解原文;接下來,要產生譯文時,則須排除原語的干擾,以譯入語的語感創造出原文同樣效果的譯文。
  • 效果概念:效果指的是譯者傳遞的訊息必須對接受者(讀者)產生作用(impact),此作用就是接受者獲得的一切理解和感受,包括:主要精神、具體事實、意境氣氛。這裡的效果,跟奈達所提出的「動態對等」理論所說的效果有些差異,奈達認為,讀者除了有感覺,還要做出實際的反應,例如:讀了聖經就真的去受洗。
  • 對等概念:翻譯所需之對等「是一個相對概念,並不是要求達到完全相同的效果,而是達到可能範圍內最接近原著對原文讀者所產生的效果。」簡單地說,就是譯文必須通達。這裡「通達」跟奈達主張的「自然」(nature)概念不同,奈達認為,如果讀者因為文化、環境、或時空背景等因素而無法體會原文要表達的意境,譯者應該調整譯文,讓讀者讀起來感覺比較自然;這看起來更像是犧牲原文的意境而屈就讀者,等效論並不贊成這種作法。

三個翻譯階段

作者建議的翻譯步驟分為三個階段,共九個步驟:

第一階段:以理解原文為主的準備階段。基本上單純使用原語思維。此階段盡量不用雙語字典,而用原語字典或其他原語參考資料。

  • Step 1: 仔細閱讀原文,勿試圖翻譯。
  • Step 2: 研究作者及作者的其他著作。
  • Step 3: 徹底了解即將動手翻譯的原文,包括內容、形象、細節、暗藏含義。

第二階段:雙語雙軌工作的具體翻譯階段。

  • Step 4: 使用譯入語創造自己的譯文。此時要注意避免受到原語的干擾。
  • Step 5: 譯稿完成後,逐句核對原文。
  • Step 6: 將譯稿放置一段時間不去理他,以便「冷卻」。

第三階段:單純使用譯入語來複合譯稿。

  • Step 7: 用冷卻後的眼光審閱譯稿,讓自己盡量成為客觀的讀者。
  • Step 8: 請不懂原語的讀者閱讀定稿,以找出讀起來彆扭的地方。
  • Step 9: 仔細考慮讀者意見,對譯稿做最後潤色。

書摘

初學翻譯的人往往以為藝術就是華麗的詞藻,千方百計拼湊四字詞語和所謂的文學語言,結果不僅損害了內容也破壞了藝術。 (p.8)

有些人在發現原文「講不通」的時候,不是回頭去懷疑一下自己的理解有什麼差錯......,而是盯著他們認為「講不通」的詞句,「根據上下文」對這些詞句作「靈活」的處理,沒有想到這個「上下文」實際上是他們自己頭腦中的錯誤認識,而這樣的「靈活」實質上就是「寧順而不信」的一種表現形式。 (p.37)

因著意傳神而忽略事實,這是許多翻譯作品及評論中可以看到的一個傾向,其特點一是在傳神的過程中忽視事實,二是在追求文字美的時候忽視真正的傳神。 (p.39)

我們常說好的翻譯應該讀起來不像翻譯。但是「讀起來不像翻譯」的作品,如果沒有起到翻譯應做的傳遞正確信息的作用,還能算是好翻譯麼?這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p.39)

只要承認翻譯的目的是給別人看或聽的,就不能不同意「信」和「順」二者之間不但沒有不可克服的矛盾,而且是必須共同存在的條件,是一個統一體的兩面。 (p.42)

感想

我是個半路出家的業餘譯者,翻譯對象也只限定在「硬梆梆」的軟體開發類書籍,不過,我相信多了解一些翻譯理論,對於從事翻譯工作還是很有幫助的。本書除了闡述等效翻譯理論,也有提到譯者經常面臨的困境以及常犯的毛病,與自己的翻譯經驗(雖然很貧乏)對照之下,確實也得到一些印證和警惕。讀完本書,翻譯時在兩種語言文字進出之間的拿捏,自覺也有了更加明確的準則。

值得一提的是,譯家馮亦代先生曾對作者翻譯的《尤里西斯》提出多處批評,而本書最後也收錄了金教授對這些抨擊的回應文。金教授不僅逐條比對不同譯法,也詳細說明了當時為什麼會這麼譯,馮先生的批評又是錯在哪裡。我們不僅能夠從這篇回應文看到等效翻譯理論的明證,也看到一位翻譯名家的風範,例如文中有一段話:

「我感謝馮先生費心寫這兩篇文章,尤其是他用對比方法,使我有機會比較深入地談一談我的具體原則和思路,便於廣大的讀者和專家看清問題所在,給我更具體的幫助。」

這無疑是誠心的感謝,因為透過金教授的回應,確實充分展現了等效理論的實用性,以及他在翻譯《尤里西斯》時所秉持的認真態度。然而,馮亦代的譯評卻幾乎都不正確且不負責任,例如馮的譯評開頭便說他沒有對照原文書,原來他是光憑另一個譯本的比較,就認定金教授的譯本在十頁內有 36 處誤譯。

面對這種批評,金教授的回應是不慍不火,不卑不亢,實在令人欽佩。然而,轉念一想,自己從前也曾批評過別人的翻譯,又有多少是未經深思熟慮和查證就貼在部落格上的呢?想來真是汗顏。網路上也不乏因為翻譯而引發的爭論(例如這裡這裡),在評論別人的譯作時,又怎麼能不多加謹慎呢?!

最後,引用電影《料理鼠王》片尾的一句話,藉以警惕自己:

In many ways, the work of a critic is easy. We risk very little yet enjoy a position over those who offer up their work and their selves to our judgment. We thrive on negative criticism, which is fun to write and to read. But the bitter truth we critics must face, is that in the grand scheme of things, the average piece of junk is more meaningful than our criticism designating it so.

「評論家的工作很輕鬆,我們不必冒什麼風險,卻擁有評論他人及其作品的權力。我們吹毛求疵批評別人,樂此不疲。但坦白說,大部分被罵得一文不值的作品都比我們的評論有價值。」

Orthogonal:正交還是無關?

2/09/2008

在原文書中碰到 orthogonal 時,總是會讓我停下來,想想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我在 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ner's Dictionary 2006 和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4th Edition 都查不到這個單字,但是分別在以下網路資源中找到這個單字的中文翻譯:

另外,從 Google 也可以查到一堆採用 "正交" 作為對應中文的例子。

試將這些查到的中文詞彙套用到以下例句:

Alternately, we can cut across the system in an entirely orthogonal way.
譯: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完全正交(矩形、直角)的方式切割系統。

However, the fact remains that we cannot construct a complex system in both ways simultaneously, for they are completely orthogonal views.
譯:然而,事實上我們無法同時用兩種方式建構系統,因為它們是完全正交(矩形、直角)的觀點。

上述例句摘自 Grady Booch 的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with Applications 3rd Edition,前後文主要是在討論演算法分解(功能分解)與物件導向分解這兩種分割系統的方式。即使有完整的上下文,看了這種直接對號入座的譯法恐怕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中文的資源不夠用,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原文的解釋了。以下解釋摘自英文維基百科(在該字的 Derived Meanings 小節):

Orthogonality is a system design property facilitating feasibility and compactness of complex designs. Orthogonality guarantees that modifying the technical effect produced by a component of a system neither creates nor propagates side effects to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The emergent behavior of a system consisting of components should be controlled strictly by formal definitions of its logic and not by side effects resulting from poor integration, i.e. non-orthogonal design of modules and interfaces.

以下則是 SearchStorage.com 的解釋

In geometry, orthogonal means "involving right angles" (from Greek ortho, meaning right, and gon meaning angled). The term has been extended to general use, mean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being independent (relative to something else). It also can mean: non-redundant, non-overlapping, or irrelevant. In computer terminology, something - such as a programming language or a data object - is orthogonal if it can be used without consideration as to how its use will affect something else.

從以上的解釋可以發現,orthogonal 有許多衍生意義,而用在前面舉的兩個例句時,比較適合的翻譯應為「無關」、「互不影響」(「正交」一詞反而讓人覺得涉及的事物彼此有關、有交集)。根據這些線索,試將前二例句重譯如下:

Alternately, we can cut across the system in an entirely orthogonal way.
譯: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割系統。

However, the fact remains that we cannot construct a complex system in both ways simultaneously, for they are completely orthogonal views.
譯:然而,事實上我們無法同時用兩種方式建構系統,因為它們是完全不同的觀點。

這裡我將 orthogonal 均譯為「不同的」,主要是希望在不離原意太遠的前提下,讓句子讀起來更順。

技術提供:Blogger.
回頂端⬆️